銷量越大就越強嗎?在外界為汽車企業的銷量排名打口水戰時,一份納稅500強榜揭示了汽車企業真實的實力。由于中國納稅500強排行榜以企業實際繳納稅款為依據,在過濾掉合資企業初創期三減兩免政策影響后,納稅排行榜較能準確地反映了老牌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經營效益。而市場上關注的銷量排行榜,則多為企業自
行上報數據,水分較大。
日前,由國家稅務總局計劃統計司和《中國稅務》雜志社聯合推出的2006年度中國納稅500強系列排行榜。其中26家汽車整車及銷售企業榮登500強榜:上海通用以超過50億元的納稅額榮登汽車行業榜首,與其2006年銷量第一相符;廣州本田則緊追其后,納稅約48億元。但自主品牌奇瑞汽車、吉利汽車盡管銷量排名前10,但納稅額卻落在行業20名之后。
自主品牌銷量高納稅低
在納稅500強榜中,上海通用、廣州本田、一汽豐田極為引人注意。
上海通用是雙料冠軍———銷量與納稅冠軍。2006年,上海通用納稅額為50.58億元,其銷量為36.54萬輛。此外,上海通用也是唯一旗下3家子公司均登上納稅500強榜的汽車企業:上海通用(沈陽)北盛汽車以7.8億元,位居237位;上汽通用五菱以7億元,位居第258位;上海通用東岳以6億元,位居308位。
從廣州本田、一汽豐田的納稅排名高于銷量排名可知:這2家日系企業并不在意銷量排行榜,而更著意于提升企業利潤。2006年,廣州本田銷量排名第6位(銷22.43萬輛),但納稅額在汽車行業排名第2位。一汽豐田與廣州本田相仿,其2006年銷量排名盡管在第7位,但位居行業納稅排行榜第5位,納稅額約34億元。
而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在納稅500強榜中的表現,則比較遜色。
2006年,奇瑞汽車以27.24萬輛的總銷量,躍入銷量4名。但對外界而言,奇瑞汽車的利潤始終是個謎。不過,此次百強榜略為揭示了奇瑞汽車利潤甚微的窘態:奇瑞汽車納稅為5.3億元,其排名甚至在銷量相對較低的東風悅達起亞之后。
至于吉利汽車根本沒有出現在納稅500強榜中。2006年,吉利汽車銷售20.43萬輛,位居銷量排行榜第8名。
“按照優惠,合資企業享受三減二免,而上海通用、廣州本田、一汽豐田等老牌合資企業已經過了優惠期。且這些企業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,因此其納稅額更真實地反映出盈利狀況?!眹┚沧C券分析師張欣如此表示。
重點企業納稅額不斷抬高
從納稅500強榜中,清楚可見如下趨勢:
其一,隨著汽車業的景氣度上升,重點企業的納稅額不斷抬高。2005年,納稅在10億元以上的汽車企業只有8家;2006年,這個數字擴大為11家。
其二,德、美、日系納稅能力較強,韓國汽車集團———現代汽車在華納稅則遠遠不如前三者??偧{稅第一的國際汽車集團為大眾汽車,包括上海大眾、一汽大眾、上汽大眾汽車銷售公司在內的大眾系,納稅額高達83.8151億元;累計納稅額排名第二的為通用系,為71.4848億元;第三名為豐田系(一汽豐田、廣州豐田、四川豐田、一汽豐田汽車銷售公司)總納稅額為59.6374億元;第四名為本田系(廣州本田、東風本田)總納稅額為58.1569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