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說高科技用在汽車上就是什么宣傳噱頭?,F在的汽車再不是老早以前的純機械產物,電子設備在汽車上的比重越來越大,尤其在電動車上大行其道?;ヂ摼W公司投身“造車大潮”之后,汽車越來越像一個電子產品,或者說,就是一個四輪行走的移動終端亦不為過。那么,汽車上究竟有哪些可以冠之以“高科技”的小玩意呢?我們且來細數一二。
第一套:倒車雷達
曾幾何時,倒車雷達還只是唯有在豪華車上才能看到的駕駛輔助裝置,到如今,早已遍地開花。所謂“倒車雷達”,英文全稱為“Parking Distance Control”,即倒車防撞雷達,也稱之為泊車輔助裝置,一般由傳感器、控制器和顯示器三部分組成。
傳感器(雷達探頭)通常布置在后保險杠上,以45度角向外輻射超聲波,利用聲吶原理,搜集車尾視覺盲區的障礙物信息,再由控制器傳遞并處理雷達信號,最終在顯示器上表達出來,而顯示形式多為蜂鳴提醒或光感信號。不過,就算是雷達,也有一些探測盲區,尤其對于低矮或是網狀類障礙物缺乏靈敏的感應力。在倒車時,唯有拿捏好車速才能確保萬無一失。除了倒車雷達,車身前面的雷達也可以來一套,這對于掃清車前的視野盲區也大有裨益。
第二套:后視攝像頭
同樣是泊車輔助,后視攝像頭更加直觀一些。畢竟,駕駛員可以通過駕駛艙的顯示屏觀察到車后的視頻圖像。這塊顯示屏可以內置于中控臺屏幕,也可以布置在內后視鏡上,更高級一點,可以如同奧迪的虛擬座艙系統,投射在方向盤后面的儀表盤區,也可以像凱迪拉克CT6那樣,搭載一套流媒體影像后視鏡。
基本上,后視系統的設計原理是共通的。在車后安裝一個后視攝像頭,在車艙內合適位置整合進一套車載顯示設備,如此即可大功告成。只是,在屏幕大小、顯示清晰度以及是否設有輔助線(輔助線會不會隨車轉動)等方面就有高下之分了。對于新手來說,后視攝像頭和倒車雷達都是再好不過的“救駕法器”。
第三套:藍牙車載套件
似乎養成了一個習慣,每每體驗新車,我的同事們都喜歡摸索一下車載藍牙功能,連上手機或者mp3播放器,之后就可以享受車內氛圍音樂了。假如你的新車并沒安裝藍牙套件,那么,你有必要考慮自己裝一個了。
最初,在車內引入藍牙,是為了提高車主在開車時接聽電話的安全系數。有了藍牙系統,車主可以在不接觸手機的情況下,用語音指令或多功能觸鍵接聽乃至撥打電話,不需要分散注意力,雙手還可以一直保持在方向盤上。到如今,人、車、手機之間的互動不再只是“藍牙一條線”,在蘋果CarPlay和安卓Auto入局之后,智能手機也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。
第四套:音響系統
在很多情況下,車內音響完全是為了消磨無趣的長途時光,偶爾也可以調個情,或者調到收音機選項,還可以聽聽廣播,了解一番道路信息。但對于音響發燒友而言,車內音響系統的優劣,只需用耳朵聽一聽就能辨出個一二。對音響的選擇與改裝,也就顯得更加專業,更加癡迷。
在開過的一些車里,高品質的音響設備一般都在選裝名單之列,而且價格不菲,諸如奔馳GLC的柏林之聲、帕薩特的丹拿音響。值與不值,就看你好不好這一口了。如果聊及音響,依然能夠繞回音源的接入問題。從最初的CD碟,到后來的USB接口,再到如今的無線互聯系統,映射了時代的變遷。對很多人來說,中控區是否留有USB接口,遠比能裝多少CD碟重要的多。
第五套:抬頭顯示
這是在如今相當火熱的一個話題,即HUD抬頭顯示。英文全稱“Heads Up Display”,再專業一點講,就是風窗玻璃儀表顯示。
這套原本應用于戰斗機上的平視技術“下嫁”到了汽車領域,駕駛員可以在不低頭的情況下,從映射在風窗玻璃上的全息半鏡了解到重要的車況信息。正因為HUD是一個研發熱點,很多公司投身于這一藍海,過江之鯽,魚龍有別,部分低價的HUD設備并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風窗玻璃儀表投射,反而招致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隱患。選擇請慎重。